课程介绍

(一) 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大一开设,64学时,4学分,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,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。本课程是《数据分析与可视化》、《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》、《图像处理与视觉应用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导课程,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编程和模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具备逻辑推理、数学建模、编程实现的现代程序设计思维,具有坚定理想信念、浓厚爱国情怀、优秀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。 (二)课程目标 本课程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典型工作岗位要求,构建“重知识建构、强实践能力、优职业素质”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。 1. 知识目标 (1)了解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; (2)掌握Python语言的基础语法和内置数据类型的分类和特点; (3)掌握流程控制结构及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; (4)掌握错误和异常处理的应用。 2. 能力目标 (1)培养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; (2)培养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; (3)培养分析问题、想解决问题的能力; (4)培养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。 3. 素质目标 (1)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 (2)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; (3)具备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和科技强国的理想信念; (4)具备爱岗敬业、勇于创新、团队协作、表达沟通的职业素质。 (三)课程结构与内容 本课程以Python程序设计语法体系为主线,通过重构课程知识架构,实现知识内容模块化;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典型工作岗位的要求,将典型实践案例融入课程内容,不断锤炼学生实践编程动手能力,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内容设计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、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科技报国的责任与担当。共设置7个教学模块: 模块一:Python概述 模块二:Python基础语法 模块三:数字类型和字符串 模块四:流程控制结构 模块五:组合数据类型 模块六:函数 模块七:文件

课程通知 >>更多
最新动态
  • 郭军华发布了新的作业14现教<平面设计>期末考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