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介绍

学前教育科研课程 (一)课程的历史沿革 《学前教育科研》是从《学前教育学》中派生出来并日趋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,讲授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、本科层次的学生。在我国,这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。随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入,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。对于我校来说,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,就对99级幼师大专设置了这门课程,经过教师们的辛勤耕耘,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,该课程成为了本专科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。其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: 第一阶段:2006年前,对99级学前大专学生使用的是王坚红编著的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》(人民教育出版社)。该教材是一本本科教材,系统性、条理性较强,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,但是理论性较强,对于专科生来说,比较难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内容显然落后于当前课程的改革。 第二阶段:自2007年9月开始,对03级、04级学前大专使用的是陶保平编著的《学前教育科研方法》(华东师范出版社)。该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成果,增加了一些新的案例,内容比较全面、系统。但是该教材主要对象是本科学生,因此对于专科学生来说,比较抽象难懂。另外,该教材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多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,对于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比较少,因此,讲课时我们要参考学前教育专业的杂志上的内容,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,力求适合学生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质和能力。 (二)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,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紧扣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,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训练,突出学生的应用研究,强化“基本理论——应用实践一体化”、“课堂与幼儿园一体化”、“教、学、做一体化”的教学过程,提高科研素质,培养科研能力,为幼儿教师的终身专业成长奠定基础。 (三)课时数量 本课程总学时数28学时。课程内容共有9章。每一章设有练习题或者实践作业,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。重点章节设有课例分析和实践训练,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,形成初步的学前教育科研能力。 (四)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,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,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。”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,在这工作中实现着文化的融合、精神的建构,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。 《学前教育科研》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,对于培养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。本课程设置的作用是: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,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,培养学生从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,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、观察研究能力、科研设计能力、教育叙事研究、教育行动研究、调查研究能力等科研能力,培养学生较为敏锐的科研意识,为将来从事教育研究打好基础。

课程通知 >>更多
  • 教学反思微视频已上传,请自行观看,完成作业 2015-11-30
  • 查阅分组文献综述作业通知 2015-10-12
  • 查阅科研选题作业批改情况的通知 2015-10-12
  • 实习期间作业通知 2015-10-12
  • 教育选题作业提交 2015-09-02
  • 查阅教育随笔的通知 2014-12-05
最新动态